南州六月荔枝丹
教学目的
使学生了解科学小品既有科学性、又有文学情趣的特点。
1、学习本文先主后次,由表及里,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,并了解其作用。
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。
教学设想
本课内容容易把握,要点是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以及文章文学情趣的分析和理解,前两点宜采用教师质疑,学生思考、讨论、作答,教师予以评析、明确的方式进行;关于文学情趣这一点,略有难度,宜主要以教师讲析为主。
课时安排:两课时。
教学步骤
第一课时
一、导入新课
1.解题:荔枝是一种人们喜欢的水果,也是文人墨客喜欢描摹的对象。苏轼有诗云:“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第新。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妨长作岭南人。”唐代杜牧诗云:“长安回望诱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则是一篇科学小品,它属于说明文。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,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...
此处共略去3801字
完整版本请下载察看。 或点击查看:内容全文